在琼海市的广袤田野中,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希望。近年来,琼海市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罗氏沼虾生态养殖产业,通过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增收,为琼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
走进潭门镇苏区村,村民黄国栋正在合水水库边忙碌着。他是罗氏沼虾养殖产业的直接受益者。2020年,在琼海市农业农村局的政策引领下,黄国栋以每年31万元的租金承包了合水水库,利用300亩优质水域开展罗氏沼虾生态养殖。他每年投放虾苗约1000万尾,坚持‘人放天养’的绿色养殖模式。每批虾养殖周期6至8个月,最大能长到每尾0.7斤。由于肉质紧实、味道鲜甜,罗氏沼虾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同样实现增收梦想的还有塔洋镇裕山村的李世轩。几年前,他养罗非鱼效益不佳,正一筹莫展时,村委会推荐他参加了琼海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培训。与专家深入交流后,李世轩果断转型。如今,他家8亩池塘每年投放20万尾虾苗,养殖五年来,家庭年纯收入稳定在12万元。
为了推动罗氏沼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琼海市农业农村局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与病害防控机制、完善病害测报系统等方式,全面提升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已在嘉积、万泉、潭门、塔洋等镇发展罗氏沼虾养殖户50余户,养殖总面积约600亩,其中水库养殖500亩,池塘养殖100亩,平均亩产约600斤,年总产值约2880万元,有效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与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琼海市罗氏沼虾养殖业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这一特色产业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