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玉米产量高怎么做?玉米产量高的方法有哪些?

想让自己种的玉米产量往上提一提?这事看着简单,真做起来里头门道不少。它是个系统活儿,从选种到收获,每一步都得琢磨透。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掉链子,可能就影响最后收成。今天,咱就把玉米高产的几个关键步骤,用大白话捋清楚。

第一步:选对品种是基础

种玉米,头一件要紧事就是选种子。千万别看别人种啥好就跟着种,得选那些适合咱自己当地气候土质的“优等生”。啥叫好品种?就是在咱们这儿已经种过多年,表现稳定,产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强,不怕常见的旱涝灾害,秸秆硬实不容易倒伏。具体该选哪个品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问问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或者看看村里种地能手们都在种啥,跟着选一般错不了。

第二步:把地整好,底肥下足

好种子得有好地方长。地要整得松软透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翻。深翻过的土壤,玉米根扎得深、长得壮,吸水吸肥能力都强。

施肥讲究科学。有条件的,最好给土壤做一次“体检”(测土配方),看看缺啥营养,然后缺啥补啥,这样施肥又准又省钱的。底肥一定要用足,主要以腐熟好的有机肥为主(农家肥或买的商品有机肥都行),它能给土壤补充全面的养分。后续玉米生长过程中,苗期可以追点氮肥提苗,中后期再补充些磷钾肥,促进结大棒子。

第三步:播种环节有讲究

播种是个技术活。特别是春玉米,不能急着早播,得等地温稳定在10到12度以上再种,不然种子在冷土里容易烂掉,不出苗。

播种密度要合适。不同的品种,每亩地该种多少棵,都是有说法的。种子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按照推荐的行距和株距来调播种机就行。现在机器都很精准。

还有,尽量选那种带包衣的种子(就是种子外面裹了一层农药的),或者自己拌种,能有效防止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播种深度控制在3到5厘米最合适,太深太浅都影响出苗。

第四步:田间管理要跟上

种子下地后,管理得跟上。播种后要及时打一遍“封闭药”(除草剂),把杂草扼杀在萌芽状态,省得后期跟玉米争营养。出苗后要赶紧查苗,如果出苗率能达到95%以上,基本不用管。要是缺苗断垄严重,就得赶紧补种或者移栽补苗。

苗期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大面积种植靠人工不现实,可以用机械中耕除草,或者科学使用苗后除草剂。小面积种植可以人工拔草。

病虫害防治不能松懈。就算选了抗病品种,虫害多了也得打药。关键是要勤观察,发现有点苗头就赶紧用药,把它控制住,损失就小。像杀虫灯这类物理方法,能减少一部分害虫,但想完全靠它根治比较难。

第五步:看准时机再收获

收获时机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收早了,籽粒不饱满,干粒重轻,产量低;收晚了,遇上雨天可能发霉,或者发生倒伏,损失更大。

怎么判断玉米熟了?一个实用的方法是看籽粒:当籽粒灌浆线消失,变得硬实,用指甲掐不动的时候,基本就成熟了。从外面看,玉米苞叶变黄、变松,也是成熟的信号。

现在收割基本都是大型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下来直接就是籽粒,然后送去烘干入库,效率非常高,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先收棒子再晾晒脱粒的老办法了。

玉米种植,真不是粗放管理就能高产的。上面说的这些步骤——选对种、整好地、精准播、细心管、看准收——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做到位了,想不高产都难。您要是能把这些要点掌握好,付诸实践,今年的玉米收成,准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