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定波谈农业转型:政府与企业协同建平台,破解小规模化生产难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京举办第五期“智荟中欧·企业赋能学习坊”,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乡村产业新布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法国依视路会计学教席教授许定波。作为一位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学者,许定波对于中国农业的现状和未来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许定波指出,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打破县域发展的局限,培育真正的农业龙头企业。他强调,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关乎技术进步,更是一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从土地改革、集体化生产到包产到户等,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无一不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及生产关系的调整优化。

许定波谈农业转型:政府与企业协同建平台,破解小规模化生产难题

在专访中,许定波多次强调“平台”的价值。他认为,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协同推动的新型农业平台体系,可以显著提升农业整体效率,改善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区域化、小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问题。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制度设计与政策赋能,龙头企业则承担资源整合与运营服务功能,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化产业链。

许定波还指出,相比高度“内卷”的工业与服务业,农业领域仍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开发的机遇。他呼吁政策层面要重视农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此外,他还强调,农业是一个长周期的产业,需要长期投入与耐心等待回报。当前国内资本尚未完全适应这种模式,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变。

在评价农业改革与转型的成效时,许定波提出了三个维度:是否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质量,是否显著提升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是否切实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他建议,应从顶层设计上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反哺农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真正让农民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受益者。

许定波认为,通过平台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这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