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藏猪专家’:泽仁曲批的创业之路

夕阳洒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海拔3000多米的草坡上,藏族青年泽仁曲批正在猪圈旁忙碌着。这是他返乡养藏猪的第六个年头,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到国家级藏猪自然保护区的‘土专家’,泽仁曲批用实际行动让乡城的‘人参猪’成为乡亲们家门口的致富宝。

乡城是国家级藏猪自然保护区,当地藏猪因纯正基因和低脂肪肉质而闻名。泽仁曲批决定返乡时,卖掉了创办的自助火锅店和盈利的小卖部,带着全部积蓄返回正斗乡。这个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反对,但他坚信家乡大山里有好资源,乡亲们勤劳质朴,他要带大家闯出一条致富路。

泽仁曲批的藏猪养殖场景

创业初期遭遇非洲猪瘟,几乎让他放弃。但妻子的一句话让他重振信心。随后,他在乡城县农牧局推荐下,到甘孜州农牧局学习了一年畜牧知识,从‘门外汉’变成能独立判断猪病、做疫病防控的‘土专家’。

如今,泽仁曲批的养殖场已形成‘科学生态散养’模式:每天早上7点半将藏猪赶至草坡,它们采食天然花草与无名药材;晚上6点,藏猪自动返回猪圈,再补充玉米面汤。为守护品种纯正,他立下‘铁规矩’:种猪生三胎后即淘汰,每窝小猪仅留1到2头作种猪,其余作为育肥猪。

藏猪在草坡上活动

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的落地,彻底打开了藏猪销路。泽仁曲批还探索出‘借猪还猪’模式带动乡亲共富,将30斤左右的小猪借给农户,农户养到90斤再归还,中间60斤的差价即为农户纯收入。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风险,还帮助他们增收。

平日里,泽仁曲批常做公益,慰问村里的老人、贫困户和学校,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资。他的行动逐渐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想跟着发展藏猪产业。

谈及未来,泽仁曲批充满期待,计划开发火腿、猪肉罐头、腊肉等产品,希望把乡城藏猪做成像金华火腿、梅林罐头那样的知名品牌。暮色渐浓,猪圈里不时传来藏猪进食的响声,泽仁曲批的创业故事正是乡城藏猪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