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新米节庆丰收、龙里刺梨采摘忙:黔南州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促振兴

黔南州的秋天,稻浪翻滚,刺梨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土地不仅迎来了传统的“新米节”,还见证了刺梨等特色农产品的丰收。近年来,黔南州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粮油和六大主导产业,通过实施延链强农、主体强农、品牌强农等工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黔南州新米节

8月26日,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基场村、奉合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新米节”。村民们载歌载舞,表达对丰收的感激之情。

9月,龙里县的山坡上,农户们穿梭于果林中,采摘成熟的刺梨,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黔南州刺梨采摘

黔南州的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与科技的支持。当地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农机具应用,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黔南州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联合体机制,推动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持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截至今年8月,黔南州落实粮油订单生产面积87.77万亩,新增培育新型种粮(油)主体772户;全州投产茶园123.95万亩,实现茶叶产量4.16万吨,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55.88亿元。全国名特优新产品认证达45个,绿色食品认证达66个,有机产品认证达121个;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69家,完成营业收入55.11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2元,同比增长5.8%。

黔南州的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更是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坚实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