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黄牛肉:一头牛“链”出的增收致富经

清晨五点半,宁夏固原市兴盛乡上黄村的麦草搅拌机准时轰鸣。村民马天成将混合着麦麸的草料倾倒入槽,42头安格斯肉牛开始享用早餐。空气里弥漫着草料清香,也飘荡着马天成的期待:“今年光政府补贴就领了1.1万元,养牛越来越有奔头。”

在泾源县,像马天成这样的养殖户共有6800户。他们共同托起了一个年饲养量达11.5万头的肉牛产业,而背后是一套贯穿全产业链的精准扶持政策。

政策“营养餐”养出好产业

泾源县近年来出台了15项奖补政策,覆盖了从饲草种植到牛肉销售的全部20个产业环节。无论是青贮加工、母牛引进,还是家庭牧场建设、饲料补贴,养殖户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

针对物流成本高的痛点,当地创新建立运输补贴机制,整合三类冷链运输资源,不仅解决了屠宰运输难题,还带动200多人就业,年增收超过360万元。目前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已达47%,培育了10家精深加工企业和230家合作社。

一头牛的增值之旅

在泾源县的肉牛精细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牛肉进行精细化分割。按照“十六分体”甚至“三十二分体”的标准,一头牛被分解成不同等级的产品。当地年均精细分割加工肉牛超过1万头,精深加工1.34万头。

从传统整肉销售到精细分割,肉牛价值提升了30%;再从精细分割到深加工产品,价值增幅超过50%。如今,泾源开发出了牛肉干、牛肉酱等6大类30种产品,本地加工转化率达到64%。

就连牛粪也变废为宝。通过建成4个有机肥加工厂和15个集中回收点,全县年均加工销售有机肥4万吨以上,农户每头牛通过粪污回收可再增收200-300元。

线上线下开拓大市场

今年,泾源县带着优质黄牛肉产品参加了20多场农文旅推介活动,与上海、广州等地客商签下了2.5亿元销售订单。仅在广州推介会上,就一举拿下8600万元订单。

线上市场同样表现亮眼。通过培育新农人主播,“泾源黄牛肉”入驻快手、抖音等平台,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目前,全县在区内外布局了120家直营店、14家火锅体验店和44家牛肉饼店。

品牌价值达35.1亿元的“泾源黄牛肉”,如今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61亿元,肉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从政策护航到全链升级,从规模扩张到品牌增值,泾源县用实践证明:一头牛也能“链”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