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果园清园时,如何针对性处理病虫枝和烂果,降低越冬基数?

越冬代病虫是翌年暴发的“第一桶金”。山东栖霞200亩示范场2024年秋末执行“剪—烧—喷”三步清园,使苹果蠹蛾、腐烂病、褐斑病等越冬虫菌基数平均下降86%,全年化学农药减少2次,亩节本增收340元。全文给出可复制的操作清单,供黄渤海、黄土高原落叶果树区直接套用。

冬季果园病虫枝修剪,果农使用高枝剪剪除带病虫枝条

一、为什么“带叶清园”是降低基数的黄金窗口

霜降前后气温15—20℃,病虫尚未完全蛰伏,药效可充分发挥;同时叶片尚未落尽,病斑、虫卵暴露度高,便于识别与靶向清除。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试验表明,同剂量药剂在落叶前使用,对苹果腐烂病菌丝抑制率比落叶后提高24%。

二、示范案例解析:200亩“零虫源”清园流程

时间:2024年10月20—30日(栖霞产区富士采后第7天)。

第一步:剪——带标清除病虫枝

1.识别标准:苹果蠹蛾蛀入孔外有褐色虫粪,孔口直径<1mm;腐烂病斑呈红褐色、湿润、边缘开裂;褐斑病叶中心具深褐色同心轮纹。

2.修剪要点:蛀虫枝在蛀入孔下方5cm处斜剪;腐烂病斑延伸到哪里就剪到哪里,不留“护短”;病虫枝占全树总枝量>8%时,直接回缩至多年生部位。

3.工具消毒:每剪完一株,用75%酒精擦拭剪刃,防止交叉感染。

当日共剪除病虫枝1.7t,占全园枝条生物量6.2%,现场立即装桶,避免堆置二次传播。

第二步:烧——就地无害化处理

利用移动式生物质焚烧炉(炉温≥850℃),将病虫枝、落地僵果、烂果一次性投入,添加助燃剂后燃烧时间≥30min,可彻底灭活虫蛹及病原孢子。焚烧后的草木灰富含钾钙,就地撒施树盘,相当于亩增2kg K₂O,实现“废物换肥”。

第三步:喷——淋洗状立体封杀

焚烧当日傍晚,选用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助剂有机硅3000倍,用风送式喷雾机全树淋洗,重点喷湿剪口、锯口、主干老翘皮及地面0—20cm土层。亩药液量400kg,相当于把“整园洗一次药水澡”。药后7天调查,腐烂病菌丝检出率0.3%,较对照(未喷)下降92%。

三、关键技术点:如何把“烂果”也变成“减量”突破口

烂果是褐腐病、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的“越冬大本营”。传统习惯把落果就地掩埋,深度不足10cm,翌春仍可羽化。示范场改用“三袋法”:

  1. 黑色厚袋——厚度≥0.08mm,隔绝氧气,抑制蛹呼吸;
  2. 生石灰层——每放一层烂果(厚15cm)撒生石灰1kg,调节pH>12,使病菌孢子迅速失活;
  3. 密封堆沤——袋口扎紧后集中堆放于场头,堆温可达45℃,30天后开袋检测,虫蛹死亡率100%,褐腐病菌落数降至0。

2024年全园共收集烂果4.2t,处理后相当于减少越冬虫源12万头,减少化学杀虫剂1次。

四、可复制的“清园作业清单”

日期 作业 关键指标 责任人
10月15—20日 测产+标色识别病虫枝 标记率≥98% 技术员
10月21—25日 修剪+收集病虫枝 剪除量≥6%,工具消毒率100% 修剪队
10月26日 焚烧+灰分还田 炉温≥850℃,持续时间≥30min 场长
10月27日 收集烂果+三袋法 收集率≥95%,密封率100% 采摘队
10月28—30日 全园喷石硫合剂 亩药液≥400kg,剪口湿润率100% 机防队
11月10日 复查+补剪 漏剪率<1% 技术员

五、常见问题解答

1.石硫合剂会不会烧树?

45%晶体石硫合剂50倍在苹果落叶后使用,药后7天剪口愈伤率比清水对照提高12%,未见灼伤。关键在“淋洗状”而非“大雾滴”,且须在昼夜平均气温<20℃时完成。

2.无焚烧炉能否改用堆肥?

可以,但须保证堆体温度≥55℃持续15天以上,且堆肥地点远离果园≥500m,防止成虫回迁。对炭疽病、腐烂病枝条,建议先粉碎至粒径<2cm,加速升温。

3.深翻能否替代喷药?

深翻30cm可使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蛹暴露后被鸟啄食,但对主干翘皮内的卷叶蛾、腐烂病斑无效。两者互为补充,不可偏废。

六、把“清园”当成一项投资,而非任务

清园不是“剪几枝、喷点药”的简单动作,而是全年病虫害管理的“第一关”。把病虫枝、烂果处理在越冬前,相当于为翌年购买了“虫源保险”。栖霞示范场测算,每亩清园直接成本148元,却换来全年少喷2次化学农药、果实商品率提高11%,折合净收益340元,投入产出比1∶2.3,且果品农残检测合格率100%,成功进入高端商超渠道。

2025年霜降将至,建议果农立即准备厚袋、生石灰与石硫合剂,把“清园”当成春节前的“大扫除”,用十天辛苦,换来一年轻松。|

权威参考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落叶前后药剂对苹果腐烂病防效差异研究》
数据来源: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2024年栖霞市苹果清园效果验收报告》
权威出处:农业农村部《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